星期五, 11月 05, 2010

禱告 - 重要的不是內容

假如由你寫一篇文、一本書談祈禱,你會寫什麼?

楊腓力(Philip Yancey)可說是基督教界的暢銷作家、知名作家。他不是神學家,是《今日基督教》(Christianity Today)雜誌的特約編輯,也就是一位寫作人。08年,台灣校園翻譯了他的《Prayer: 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?》,就是這本《禱告》。

很想談一談這本書,不是它的內容,而是它的寫作。

無疑,Yancey是作家,會用許多格言作章節的開首,引用許多名篇、詩作、感人見證、小故事豐富內容,但關鍵不在這裡。關鍵在書原有的副題已直擊現代信徒內心「Does It Make Any Difference?」

問題在許多平信徒要的只是Ans不是Search

讓我們說清楚,講明白。雖然每家教會都說祈禱重要,但香港大部份教會其實最不重視的就是祈禱會。許多信徒都有疑問:

- 祈禱有用嗎?
- 祈禱是否只是一個傻瓜在自言自語?
- 耶穌會聽祈禱嗎?
- 耶穌怎能同時聽這麼多祈禱?
- 以前祈禱都無回應
- 點解其他人祈又得,我唔得?
- 點祈禱先叫正確?
- 為什麼神要人苦苦哀求長期禱告才應允呢?
- 多些人祈禱能力是否就大一點?
- 為何神不應允我懇切的禱告?
- 究竟是禱告回來的還是神早預定的?
- 神是否早預知我的禱告?

我們可以用神學很快處理這些問題,但現代人就是功利的、黃大仙般理解祈禱,傳道人有時也會搬出移山信心的禱告來鼓勵大家。Yancey不談神學,但卻一步一步,抽絲剝繭的,回應了上述問題。

簡言之,就是實用、實在,讓讀者能很輕鬆地得到他的答案,以及教導和鼓勵。

從受眾角度講耶穌

從編輯學來說,這不過是內容上的「可讀性」問題(另一面則是版面設計的可讀性)。重點不在作者究竟要說什麼,而是讀者想聽什麼,怎樣讓他們能聽下去、聽入耳。

其實,世界上不會有這麼多100分基督徒,甚至許多牧師、傳道人也不是。假如人人100分,也輪不到傳道人來牧養了。因此,解開這些信徒的心結,幫助他們成長,不在於從神學可以怎樣分析,一步跳到「正確答案」。最重要的,是與他同行。

Yancey做到了。從觀點看,《禱告》沒帶給我半點有關禱告的新知識,但我仍然看得輕輕鬆鬆,十分順心。香港的牧者、教會領袖,什麼時候才能從「編輯學」的角度來看牧養呢?

話說回來,似乎很少談禱告的書會深入分析公禱問題,許多談禱告的教導放在帶領公禱時都用不上。喜歡挑戰的信徒,無妨寫一本談公禱書。

補充:還是禱告吧

或許有信徒會說,重視祈禱不等如一定要去祈禱會,也可以在家中密室內禱告,這也是耶穌教導的(太6:5-8)。

是的,其實我也很怕韓式禱告,也知道有人嫌祈禱會常為了等人遲開,而決定在家私禱。問題不在個別有心的弟兄姊妹,而在看身邊的你、我、他,有幾多人重視禱告,而非重視禱告的果效呢?或許,神有時還害怕看到我們禱告的嘴臉啦!


禱告 ─ 讚美之泉
(詞、曲:鄭楷)

禱告,因為我渺小
禱告,因為我知道我需要明瞭
祢心意對我重要

禱告,已假裝不了
禱告,因為祢的愛我需要
祢關懷,我走過的你都明白

有些事我只想要對祢說
因祢比任何人都愛我
痛苦從眼中流下
我知道祢為我擦

在早晨我也要來對祢說
主耶穌今天我為祢活
所需要的力量祢天天賜給我
祢恩典夠我用

星期一, 11月 01, 2010

垃圾堆上的神蹟

簡簡單單的力量

在《倚天屠龍記》卷首,覺遠大師圓寂前,無意識地唸誦《九陽真經》,那時有張三豐、郭襄和羅漢堂首席無色禪師在場。三人中,以無色武功最高,因此得其精。郭襄因父親郭大俠和母親前丐幫幫主黃蓉的關係,行走江湖見多識廣,因此得其博。張三豐在三人中可算是白紙一張,因此得其純。

有時候,「純粹」也是一種力量。

看Rolland & Heidi Baker的《垃圾堆上的神蹟》,讓我想到的就是「純」。信耶穌,可以信得這樣直接、簡單、單純,就像「簡簡單單的愛情」。這可是我這些自少就追求「舉一反四」的人,所無法希冀的。村上春樹筆下《遇見100%的女孩》的現代人,恐怕也很難體會。

Blog式書寫

先說回這本書的內容,《垃圾堆》已是第三本Rolland & Heidi Baker的譯著,今次標榜以blog的形式記錄,也夾雜了其他同工的「貼文」和網友回應。英文版2007年出版,內容記錄則在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之間。既省功夫又追上時代,可知兩位宣教士沒有與外界脫節。

問題是,你試過一口氣追看某blog一篇又一篇文讀下去嗎?可以讀多久?連續兩、三小時?一口氣連看數天?

相信這樣看的人少之又少。Blog的文化是片斷式的,順時間軸串起來,根本就和一般圖書的「閱讀動線」設計是兩回事。因此這本《垃圾堆》不好看,如你對他們的彩虹事工沒有基本認識,恐怕要看上1/3才能掌握較清楚的圖畫。當然,「捱」過了這一關,你對他們事工的認識會更真實,而不像一般書本那樣整理過後的「系統化」。

例如書中有其他同工的留言,你便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,同樣是由西方跑到莫三比克,但寫出來絕不會像Heidi那樣不斷的只是愛!愛!愛!總有一些現代人的掙扎,和對現實環境的反思(eg. 國慶大餐 vs 貧民)。此外,書中還有他們事工遇到困難時的記錄,例如Heidi重病,以及政界有批評意見等。這點支支節節,倒是我感興趣的。

能醫不自醫

說回一直令我思想的「神蹟醫治」問題。上次看《永遠不缺》,Heidi以神蹟醫治瞎子作結,帶出看不見的可能是西方教會。今次她說多了一點,原來最初三位她成功經歷治好瞎眼的,都是女性,都和她一樣叫「海蒂媽媽」。她認為這不是偶然的,問神為什麼,感受的回應是:「因為海蒂妳也是瞎眼的!」她當然不同意(她也知這是不容爭辯的),然後聖靈再感動她,因為重要的不是醫治瞎眼的莫三比克貧民,而是要醫治西方瞎了眼的教會!後來她才改變事奉方向,每年花1/3時間四出講道分享,宣傳異象。

而走上這一段路,背後還有另一故事,她染上了金黃葡萄球菌!由於教會宣傳偏好五成講到十足,因此我特別wiki了書中所記的病毒名稱和抗生素,應沒說謊。這耐藥細菌令人全身乏力,很難醫治,Heidi經常出入貧困地方,可以在垃圾山敬拜、跪地按手禱告,染病絕對正常。趕去南非醫治,沒多大起色。

這先引起一個問題:為什麼她能神蹟醫治,卻醫不好自己?神沒有回應她的禱告?她倒沒有這疑問,只是不絕為醫療中每一寸進感恩,將病房變成造就人的地方。

後來醫生表示難以根治,她事前應承了到加拿大講道,便說要去找「更大的醫生」。(疑問:為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醫院仍會放人,海關又給她出入境。)於是跑到大會去,靠扶著講台談「恩典與喜樂」(想想她那時的情況卻仍在談恩典、喜樂!),結果說到中途已在台上跳舞。講完道立即去看專科,帶同南非醫生的報告,檢查結果卻是她已經痊癒了!

道不盡的「秘密」

不過,之後他們也改變了生活作息,不再不斷向前衝,這才有後來每年花1/3時間四出分享講道。

之前看網上的資料,有人質疑她經常飛來飛去,怎能服事莫三比克有需要的人。雖然不同意網上「陰謀論」式的批評,但這確是一個事實,他們也說明每年分1/3時間去外國分享。看了這節,才明白背後的原委。只是在網上要解釋,試問又怎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得好呢?

神蹟醫治種種

還有一次,她們到偏遠地方佈道,神蹟醫治。已記不得是聾人還是跛子,總之醫不好。但她滿有信心的,叫對方將來假如痊癒了,一定要通知她(你講野呀?!)第二天她們走了,往別村。但那病人忽然好了,記起她的話,村民認為一定要通知她,便跑了數小時到鄰村去,找到她便說過不停,感謝神。原來那時她正和該村一位有地位的穆斯林談話,對方聽到鄰村人的真實分享,對耶穌的態度立即轉變。

又一次,這次不是她們親身經歷,是她們的牧師學生回村後,想到穆斯林區佈道。對方領袖拒絕,於是他反建議開醫治大會治病。(在香港這肯定會被指「神學不正確」,也沒有牧師敢這樣反建議吧?)

神蹟醫治?好!就讓你試試(當地缺醫乏藥),一上來就找個又盲又聾之類,總之就是即使在香港也未必能即刻醫好。但那牧師真的祈禱就好了。不得了!領袖態度180度轉變,立即呼籲全村有病的人都來,宣稱這是真的,福音就此傳開。

還有一次,說盲眼的人,洗禮後眼就開了。洗禮只是一個儀式嗎?信主讀經越久,即使沒有她這次記載,我也越來越相信洗禮不只是一個儀式,她這記載更加強了我的想法。

醫治 vs 醫藥

那麼神蹟醫治是否萬萬歲歲呢?在書的很早部分,她的一位訪問同工便寫blog道,她們見到很多神蹟醫治,但需要更多更多!因為那裡的需要實在太大了。又Heidi等也在書中偶然呼籲,他們極需要懂醫藥的人來幫手。

神蹟醫治不是用來取代現代醫藥,現代醫學也不能代替神蹟醫治。

一粒麥子

到最後,很驚奇的在事工簡介中發現,原來當初兩夫婦來到香港,就是因為遇上潘靈卓(《追龍》作者,隻身由英國來港到前九龍城寨宣教),因此便走去公園、後巷,向癮君子、流浪漢傳福音。

又是潘靈卓!!!

星期一, 10月 18, 2010

缺與不缺

不用理會《永遠不缺》宣傳文字中提及的那些神蹟!不是要否定那些神蹟,然而要了解神蹟的意義,一定要結合事發情景才能掌握全貌。

Rolland & Heidi Baker夫婦一生在窮人中間佈道,曾在香港向公園老太太和後巷癮君子傳福音。後來受感動,跑到英國一面讀系統神學博士,一面到街上搞流浪漢教會。讀完書後,便到非洲東岸與馬達加斯加隔海相對,緊靠南非的莫三比克(Mozambique)辦孤兒院。後來經歷極大復興,植堂數百、數千,擴及鄰國,以至發生許多神蹟異事。書的大要便是如此,但單這樣完全道不出書的精神。

你真的想經歷五餅二魚嗎?

例如Heidi Baker經歷的一項神蹟,今天已很少人提及,就是五餅二魚,並非意外的幫助,而是真的食物變多。不過,假如你看書中內容,知道當時的情景,你恐怕沒勇氣去經歷神蹟發生前的考驗 ... 連她的小女兒也沒有食物!

最妙是後來在網上查資料,才發現書中描述的困難情景,竟然還是寫少了,不是誇張了。書中主要提當地政府忽然取消和他們合作,趕他們離開原有的地方。事實上,在差不多時候,他們還面對兩大嚴峻挑戰!單單發生任何一項已經足以令人放棄。此外,在這三大挑戰接踵而來前,Heidi Baker剛在外國參加特會,有很深的經歷,感到神要讓他們在莫三比克幹一翻大事。結果回去後,衝著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大挑戰。

要知道,首次經歷五餅二魚神蹟前,他們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會有這樣的神蹟發生在眼前,可以親身經歷!

或許,沒有外顯的聖靈恩賜,是神憐憫我們。

後來,他們在莫三比克還有爆炸性的大發展,植堂(30人一家教會)數以千計。不過在這之前,Heidi Baker先被「聖靈擊倒」,在外國的聚會中癱了一星期,別人還以為她忽然殘廢了。她曾來香港分享,太太去聽,據說那時她連上廁所也不能,只能不斷忍,忍到身邊的人醒覺要扶她到洗手間去,才能解脫。在這被完全「掏空」後,他們才經歷由4家教會急劇爆發上百上千的增長。

單純的信心

書中間有一大段談莫三比克2000年水災後,他們飛到各處救災,以及到各地佈道的經歷。個人無法投入,感受大悶場,對所述的復興也十分疑惑(當然最好是真的,阿門)。不過,作者有一節深得我心 ....

話說他們在首都開了聖經學校,培訓當地牧師,四出植堂。有次飛到偏遠地方佈道會,問從四處而來的牧師,最擔心什麼?那些他倆曾經訓練的牧師說,他們最擔心在參加特會的過程中,留在家中的兒女餓死了。這樣的信心,實非身處香港的我所能理解。

Rolland & Heidi Baker還有做街童、童妓等事工,或許受其中一位當地牧師啟發,他們發起每位牧者收養1-10名孤兒,自己也身先士卒。此外,他們名下的牧者,還傳出多次成功令死人復活,至於病得醫治更不用說,由霍亂、愛滋到瞎眼重光,可說「要幾誇有幾誇」。

若你能看見

書的結尾用瞎子看見的經歷作結,很有趣。因為細讀下來,第一你可清楚感到作者其實說明她沒有讓人瞎眼看見的能力,不是她祈禱便成,只是偶然有幸恭奉其盛。有時候,甚至沒想過要對方看見,為對方祈禱得憐憫,或趕走身上的詛咒,對方竟就能看見了。以至祈禱無效,紐約來的醫生幫忙施手術,小病人依然無法看見,但她感到,那小孩已經看見耶穌的愛,知道世上有人愛她。最後點睛一筆,作者認為沒有睜開雙眼的,或許是西方(包括東方)富裕的教會。

想不到,書的後記和感言同樣精彩。全書甚少談到細務、財政。後記更交待其實他們也經常焦頭爛額,至今不知如何維繫這一大攤子。感言則是翻譯的緣起,同樣看得津津有味。此外,前序中曾提及,有台灣醫生信徒夫婦往訪,親歷另一次五餅二魚的神蹟。不得了!兩位醫生回台灣後立即請假,跑到莫三比克和他們共事了幾個月。

一面看書時,我又想起當年看潘卓靈的《追龍》,寫她孑然一人來港,到以前九龍城寨幫助吸毒者的經歷。不禁思想,神啊,你要藉這本書告訴孩子什麼嗎?

後記

莫三鼻克也有垃圾山,同樣有人拾荒維生,而Rolland & Heidi Baker竟可以就在垃圾山上和人們一起敬拜,跪下祈禱。回想以前到訪柬埔寨金邊垃圾山的情景,到後期山上的情況已有改善,但我從來沒想過就在那兒舉手敬拜!

又在網上查看其他資料時,發現原來Heidi Baker在港服侍時,她的小女兒曾被癮君子污辱。她一直不曾分享,許多許多年後,女兒也結婚了,才偶然在聖靈感動下說出來。女兒事後有很大心理陰影,無法安睡。到她去英國讀書時,有次過港,竟聽到耶穌呼召她去找那位傷害她女兒的人。她實在做不出來,與神爭辯。最後找著了,根本無法說什麼高言大志,只求對方為她祈禱,讓她有更大的愛心,像耶穌那樣寬恕傷害他的人。那時她女兒留在英國,結果那次尋訪接受代禱後,女兒又可以安睡了。

幸好,我沒有任何外顯的聖靈恩賜。


*  Rolland & Heidi Baker在莫三鼻克的彩虹事工
* 《永遠不缺》已是舊作,兩人後來還寫了幾本,單中譯本便再有《因為愛,我在這裡!》《垃圾堆上的神蹟》。尚未看,但書能一本接一本的出,應有一定實力。不過始終是「靈恩派」,很難在香港被傳統教會人大力宣傳推廣。
* 看書期間,在東非肯亞(索馬里南面)宣教的鄧偉靈牧師剛巧來教會證道。向他查問,表示未聽聞Heidi Baker等事蹟。不過據他說,在非洲要成千上萬人決志信主不難,植堂數百數千也不是沒可能,在鄉村建立簡陋的教會,鄉民也願意來聚集,但要非洲信主者生命改變,卻是另一回事了。

星期一, 10月 04, 2010

沒有100%的基督徒

08年12月,陳喜謙牧師的《為何教會不像樣 ─ 論「教會觀貧乏症」的成因與解藥》出版,初版售罄,09年重印。受這啟發,馬保羅牧師今年寫了本《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:一位資深牧者的真情剖白》。香港教會終於願意把問題「攤開來講」。然而,他們究竟提供了什麼「答案」呢?

陳牧的《不像樣》內容其實有點雜亂,始終寫作過程中他曾經中風,大大影響了書藉的進度。書中就像福音機構、神學教育、教牧倫理、金錢管理、選執按牧、門徒訓練、宣教等討論,每樣談一點,有點泛泛。最詳細是按牧,談他們教會(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)的經驗,連唱什麼歌都說明,又太過仔細。大道理是返回聖經沒錯,但現實狀況那條線應該如何畫?書中其實沒有什麼簡明可依循的指引。

馬牧的《有限公司》篇幅同樣短小,內容就是談教會大道理與堂會在現世實為有限公司的矛盾,牧者當出入穿梭其間。像他在其中一處質疑:「假如我們眾堂會的大老闆耶穌基督要求我們變賣所有物業資產,分給窮人,然後孑然一身跟隨他,我們當中有哪一間堂會的牧者和長執會願意聽命?」(p.74)

聽起來一針見血,很理直氣壯。想深一層?馬牧的教會又會嗎?又或換個角度,假如真確定耶穌顯現,其他教會又不會嗎?其實馬牧最常提到的,是聖徒相通,過合乎聖經教導的門徒生活,這樣太過強調,發展下去僅會把堂會「俱樂部化」。

村上春樹在《遇見100%的女孩》有一段,提到那對100%情侶分開後,遇病失憶,康復後重新生活,「也經歷了75%的戀愛,或85%的戀愛。」我想,或許問題正出在這裡!

教會觀要講不難,看保羅書信已能舉一反四。問題是,世上根本沒有100%的基督徒和靈命完全成熟的教會,有的話也不用那位牧師來牧會了!

向經濟學偷師,假如有一家堂會,所有信徒的靈命是0分,另一家所有人是100分。信徒成長,0分堂會的信徒,開始會有些人成熟起來。相反,100分堂會擴展,新加入者不會一下子靈命100分。換言之,最終堂會總有些人較成熟,有些人較冷淡,現實教會就是有缺陷的教會、不完美的教會。

這樣就,並非我們不要應當追求更理想、更切合聖經教導的堂會和教會生活。僅想強調,在現實世界牧會,就是要面對這樣不如意的情況。期望教會人人有無誤的教會觀,未免太天真


想到這裡,我便記起《簡約教會》中提到的大原則,教會就像一個流程,不斷吸納新人(佈道傳福音),又不斷培育門徒(凡主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)。總不會人人起來事奉,但健康的教會,願意起來積極參與的應與會友人數成正比增長。

話說回來,能把問題放在陽光下曬一曬,總算走對路了。

《名偵探的守則》的大背景

東野圭吾的《名偵探的守則》,就是把各種本格派(重視邏輯)推理小說常見橋段拿來諷刺一下,密室殺人、死亡密碼、碎屍、無頭屍、童謠謀殺到旁白者/主角即凶手等,都拿來「演練」一下。還夾雜一篇偵探小說改編電視劇俗套。

好看嗎?看你對本格推理的認識/熟習/熱衷程度。年輕人應該較感興趣吧?

我有興趣的,倒是這書出現的大背景。

今天香港仍有許多「刑事偵緝」類電視劇,美國就更多了,我們在香港也可以不斷看到「神探阿蒙」,還有各種電影、小說素材等,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的作品呢?

香港地方太小不用說。拿美國比,解謎式的電影、電視劇多的是,然而很明顯早脫離了本格派的作風,加入社會派或心理描寫等,又或融入魔幻、科幻。像七宗罪,也算是童謠謀殺案之一吧?但和作者所想諷刺的,其實已很不一樣。

換言之,只有停留在本格派的世界,這樣的書才有市場,才有出版的可能。這,就是日本!是的,不論金田一一還是柯南,我們仍可以不斷看到如此重複又重複的橋段(例如孤立空間),而非像美國電視劇那種辦案實錄的形式。不知何故,日本本格推理就是這樣停滯下來(當然不斷有時代背景的變化),重複又重複,市場又能接納/忍受。是日本文化的封閉性?日語的障礙?還是其他原因呢?類似情況在日本動畫上更常見,不過美國漫畫也不見得優勝多少,有幾多與時並進的創新。

想想在香港先透過電視劇「神探伽利略」認識東野,首集用激光殺人,重點不在技術,而是經過實驗,發現犯人是蓄意的,經多次試驗才能成功殺人。這一點兼顧作案實況,不就是1984年高安兄弟《血迷宮》(Simple Blood)那種嗎(東野還差多了!)?早算不上什麼新東西。

書的結尾以「這樣,本格推理小就得救了。」作結,日本令人感興趣之處,是有人發現問題,嘗試努力改變。因此,我想日本的本格派仍是有希望的。

延伸閱讀:劇情函數庫

星期一, 9月 06, 2010

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閱讀筆記 004

印度之後到中國,結果遇上一點問題。問題和書的內容無關,所引的例子既沒聽過,依然激動人心。然而,書的頁次卻出現問題,竟變成p.50, 55, 56, 53, 54, 51, 52, 61, 62, 59, 60, 57, 58, 63。已檢查了,接下來的頁次沒有問題。

印刷這回事,偶然也會有出錯的意外。一般圖書未見過這麼嚴重的,這趟算首次。是福音書藉出版草率嗎?看整本書的編寫和設計,應不是這樣的問題。對我這樣一位華人讀者,讀到中國篇章時偏遇上這樣的問題,必須前前後後翻閱。或許,也算一種提醒吧?

星期五, 8月 20, 2010

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閱讀筆記 003

書開始談世界各地看到的Church Planting Movement現象,先說印度,有些資料很提醒。其中一個例子,新增了>4000家教會,有>50,000信徒。平均一家教會>12.5人,這絕不是香港教會習慣的規模。

另一個地方,由1989年至2000年,教會至少由28家(都是小型的)增長至3277家,樂觀估計甚至有5400家,信眾25(悲觀估計)-37.45萬人(樂觀估計)。為何預測如此大差異呢?因為那兒是北印度一個暴力地區,89年首批差出去的6名當地宣教士在一年內全部被殺,至今仍是槍枝泛濫,外人很難廣泛調查。換言之,Church Planting Movement即使增加了數以十萬計信徒,仍不足以轉化整大片社區(當地人口約9000萬)。

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閱讀筆記 002

想不到,這書在Part 1引子部分,已給人很好的提醒。

一如許多西方著作,談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,首先要弄清楚這「是」什麼。書採用描述而非定義方式,把這歸納為:a rapid multiplications of indigenous churches planting churches that sweeps through a people group or population segment.

接下來當然要指明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「不是」什麼。而作者給我最大的提醒便是,Church Growth Movement的缺點。談教會增長,少不免注重「效率」,針對禾場,這本質上和「遍傳」福音是有矛盾的,大使命本就不求效率,越難接觸的末得之民越有需要。當我思考教會發展時,又有沒有不知覺地犯了「效率主義」的毛病呢?

星期二, 8月 17, 2010

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閱讀筆記 001

2009.8.19 豐盛邱牧送的書(代訂但沒問收錢),今天(2010.8.17)才開始閱讀。翻閱間忽然發現,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和過去一年留意的網企生態有共通一點,就是注重「速度」。錯不重要,有速度,錯了可以改,否則只會喪失活力。

想一想香港社會、中國人,我們許多時都會說教會發展「質」、「量」並重。口是這麼說,實際上一有人追求「量」,大家便會批評「質」的問題,而不是談論如何從「質」方面跟上。就是這種「完美主義」,許多教會事實上既沒有量,也看不出有多高質素,質量雙輸。

星期五, 3月 26, 2010

千方百計有規劃地傳福音

說了幾次後現代、新興教會,骨子裡我其實仍是舊世代的人,像這本《建造具感染力的教會》的寫作方式,便正對我口味。

看書,最怕「講就天下無敵,做就有心無力」,又怕無人駕駛,不著邊際。馬可‧米道堡(Mark Mittelberg)曾擔當全美十大教會之一柳溪(Willow Creek)的佈道部主任7年之久,在書中充分示範了什麼叫按部就班,實事求是。書雖然差不多500頁厚,但看起來卻越看越有勁!而且讀者會完全清楚自己的進度,因為作者將路線圖說得十分清楚。

首先,他指出當今世代本質上抗拒福音,佈道要像當年的宣教士,先移走許多(現代)文化鴻溝。

然而,傳福音不能單靠心口掛個勇字,許多時大部分信徒並不善於社交,或灌輸理念,純粹驅趕、策動、鼓勵他們去佈道,僅會增加他們的挫折感。(想想教會佈道年「一人一果子」計劃與最終結果的反差吧!)

書中有個舉例,假如把教會比作企業,佈道部就是推銷、marketing。許多企業最重視就是推銷、marketing,賺錢靠sales,cut budget最後才cut賺錢部門。對於佈道部,教會又有沒有同樣的重視呢?(非主要例子,也言之不詳,這裡我加油添醬,因為太深得我心。)

佈道有法

教會佈道要成功,便要把傳福音視為教會最重要的工作,而不是眾多重要工作之一。

釐清這觀念後,便要積極讓教會上下都有這樣的想法。

大家都了解了,教牧不能一身多職,必須找一個專門負責的人(受薪或義務均可、大小教會也不成問題),那人當然也要有佈道的熱誠,專責工作。

佈道負責人之後便要在教會中找出同樣有心佈道的人,成為團隊,經常培訓、互相鼓勵、互相支援,讓佈道之火不熄。依作者看,一家教會多數約有1/10人有傳福音的熱誠(30人教會就有3個),就是他們了!

然而,並非要把這班熱血分子獨立出來,全教會就靠他們去佈道。不!作者的意思是,之前不是全教會都認識了傳福音的重要嗎?那麼各樣事工,總有些會與傳福音沾上邊的,這時候便是佈道小組去支援的機會。佈道部不是一個專門負責佈道的部門,而是支援、驅動全教會各部去佈道。(這確是許多教會的死穴!)

教會上下,更要接受佈道栽培(三福四律、與人決志、信仰釋疑、護教學、佈道資源、知名見證etc)。至於佈道部,本身更加要反復練習,不斷互相打氣。

當然,佈道部也可以構思有特色、有針對性的佈道活動,或參加社區性的福音活動。不論任何活動,都要有目標,事後有檢討,不斷改進,不能做過就算。

目標與檢討

作者早已指出,佈道不只是叫人決志,成果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,而是有一系列活出基督、建立關係、移除文化鴻溝的過程,這些工作都是傳福音的一環。因此,目標不是簡單的決志數字,而是每項活動能否達到預期目標,一環一環的,最終把人帶到基督面前。

有些初期活動,例如建立關係,如非情況特別,根本不宜一開始就大談信仰。不過,也不是一味遷就未得之民,信仰的核心概念「人人都是罪人,唯有信基督可蒙赦免」更完全不能打折(其實這也是我們信仰最吸引人的地方),而是要到時機成熟時一步一步帶領未信者認識。

作者深明白,要吸引真正悔改的人,不強迫,只求盡傳福音的本分(不過這本分不能白白浪費)。心志未預備好的,你拉他進教會來也沒用。

糟糕的是今天有些教會,佈道活動沒果效,便推說是神未應允,不檢討、不反省,好像曾辦無效益的活動,未能帶領更多人認識基督也沒什麼。

此外,作者也指出現今許多教會忽略了鼓勵熱心佈道者,表揚帶領人來到基督面前的信徒。舉例可以在洗禮時,請帶受洗者來教會/負責栽培/為他決志者起立,接受鼓掌。這少少認同,已是對他們大大的肯定,更可顯出教會多麼重視傳福音。

全體參與

書後半部花了許多篇幅,分析6種傳福音的方式,表示信徒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式,然後互相配搭,不能強求或高舉某一方式,不能要求人人都用一種方式,最重要是有機的調動配合(當然絕大部份教會不會同時6種會友分佈剛剛好)。這6種便是:
- 直截了當
- 善用理性
- 作見證
- 好客聯誼
- 主動邀請
- 僕人服事
簡言之,人人傳福音不是假的,你絕對可以出一分力!

然後便是持之以恆,絕不妥協/偷懶。作者還訂下一個很合理的目標,就是教會1年要增長1/10,這樣7年教會便可增長一倍。

其他教會怎樣不清楚,柳溪今天已是全美十大教會之一,據2009年Outreach 100的統計是全美第3,每星期崇拜人數達23,400人,而它也是全美增長首100大教會之一,一年新增的會眾數以千計!(相反全美第一大教會湖本Lakewood已停止增長了。)

看完這書,你覺得作者所言不單是可行的,至少許多地方你都可以參考,甚至會躍躍欲試(當然限其中某些部份)。最不濟,也可刺激你反省本身教會是否真的重視佈道,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夠好?

書雖然厚,我斷斷續續地看,但由於作者總適時地重覆整本書的大綱,概念很容易便記住了。一大本「手冊式」讀物,卻能令人看得津津有味。單從這幾點,就可看出作者果然是高手!

星期三, 3月 03, 2010

小屋 (The Shack) 背後


《小屋》是一本基督教小說,在美國是暢銷書,但網上評論兩極。基本上推薦的信徒多極讚賞,說被騙的(以為是犯罪小說或心理治療類著作)則每是非信徒。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呢?

內容簡介

簡單說,《小屋》作者可說是一個很普通甚至有點失敗的人,生於傳教士家庭,婚姻失敗又破產,連屋都被人收了,曾接受心理治療。這本書,據說是為他的子女而寫,以小說形式,記下他對神的看法。小說前1/3篇幅是罪案重演,花上百頁篇幅,講述主角小女被連環殺手忽然刧走遇害,從此成為家中的不堪重提的「巨慟」。後來主角收到上帝邀請,來到事發小屋,經歷醫治,加深對神的了解。

這樣的小說,對普通人來說是無聊,對猶太教徒和穆斯林而言是褻瀆神,傳統基督徒或許覺得難以接受,後現代/新興/80後信徒又思想開明的,簡直正中口味。

事實上,作者特別削尖文筆,書寫的頭100頁罪案重演,在荷里活電影薰陶下的現代人,恐怕只能接受最長5-10分鐘的引子。要不是美國是一基督教國家,這本書實在很難暢銷起來。主角遇見神時,第一樣作者妙思便是對三一神的比擬,對信徒來說實在很有創意,但對一般人來說,可視為不必要的廢話。是的,這本書僅適合基督徒觀看,初信者/慕道者也可以,但拿來給未信者看,就是對牛彈琴。

信徒的世界

基督教/基督徒二千年來不斷面對許多反反覆覆的問題,例如神為何縱容罪惡?我們要如何討神喜悅?什麼為之三一神?(問問自己,除了在討論三一神學時,日常生活中何時會用到「位格」這詞?)耶穌釘十架的意義和是否有必要呢?神真的愛我/人嗎?什麼叫耶穌/聖靈進入到我們心裡面?與我們同在?上帝怎麼看起來那樣失敗和糟糕?這些問題初看有點難,但問了二千年,多多少少已理出許多頭緒了,當然頭腦認識的,與實踐出來的,以至化成生命一部份的,其實是三碼事。《小屋》以富創意、想像又容易咀嚼的方式,處理了幾個這類問題,很有啟迪作用。


自問是一位受胡思亂想的基督徒,看到作者所用的比擬,有時也會發出「為何我想不到?!」的感慨。當然,你不能把它當神學,但作為信徒間的分享,確有新見。

何況,基督徒知道你有話要說,便預備好慢慢看下去。至於平常讀耆,最重要是「請你立即讓我high」,難免就會有被騙感。

暢銷書的養成


書的結尾提及一個計劃,鼓勵讀者推介這書,寫書評、網誌,介紹給身邊的人,甚至推薦給報刊的書評、書訊版或所在城鎮的傳播文化人,總言之增加曝光,有機會將此小書化成電影。這不就是「病毒行銷法」(viral marketing)嗎?難怪這樣一本小書竟能跑出。這種動員法,又令我想起福音電影上畫時,全港教會的運作方式,不知這樣的聯想對你有什麼意義呢?


此書中文版由台灣圓神網絡的寂寞出版,圓神非基督教書店,寂寞之前出的是《神紋身的女孩》,如今卻推出《小屋》,實在怪怪的。


星期日, 2月 07, 2010

誰來了解80後的信徒和牧者?

Robert E. Webber(1933-2007),著名神學家、敬拜研究者,2002年出版The Younger Evangelicals: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World,就是這本2009年浸信會出版社的《新銳福音派:新世代教會模式蛻變》(王念慈譯)。

出版社取「Younger」和「新銳」實在聰明,避免了「Emerging」或「後現代」等富爭議性,容易挑起基要派神經的用字。「Younger」的意思,就是指30歲左右的信徒和教牧,等同香港的「80後」。單單想到,近70歲高齡的韋柏,竟然孜孜地去認識和了解新世代基督徒的思想(不是站在高處的批判),我便不期然感動起來。

三種教會

韋柏的分析框架是把美國教會分成傳統、務實和新銳三派,分別對應戰後、越戰和911世代,成長時受文字、廣播和Internet等不同社會因素影響。這大框架只在開首輕輕帶過,韋柏一再強調,許多務實福音派Mega Church十分成功,正在成長並繼續成長中。問題是,新世代年青信徒和牧者,他們追求的根本就不是這些!

然後韋柏探討/介紹/敘述這一類信徒的神學觀、教會觀以至歷史觀,從而看到新銳教會的轉變。舉例說重視祈禱、寧願分裂小組保持親密團體模式也不要巨型教會、要講故事而不是辯論、積極參與社會事務、重視以至重尋二千年教會傳統、偏好家的感覺勝過分齡團契....

書中每章結尾常附圖表,以簡化的形式方便讀者比對三種福音派的分別。其中引述的許多事例,例如敬拜模式等,像有敬拜隊背向信眾,全體全場敬拜都在仰望十架,給生於香港的我帶來許多衝擊。

美國的年青信徒和牧者

又書中引述不少火星山教會(Mars Hill Church)作例子,因屬少數上萬人的新銳教會(但按Outreach 100的統計則不在美國百大教會之列)。上Wikipedia一看,該教會牧師Mark Driscoll 1996年創立火星山教會時才僅25歲!

書中p.175-186,引述30歲的Tullian Tchividjian的《在文化萎靡中呼籲變革》,來作書中第三部分「新銳福音派實踐家」的引言。Tullian負責青少年與家庭事工,曾離家出走、游盪、吸毒達6年之久,後來才覺醒重新。只是看他的文章,相信香港許多教會內的年青信徒,甚至神學生也未必寫得出來!

我一面看一面想:「怎可能吸毒6年的30歲少壯派會有這樣富條理的思路和文筆呢?」美國教會以至社會積存的無形資產(Tullian是葛培理的外孫,書中Billy Graham一般從台譯為葛理翰),實在豐富。

細讀下去,會發現書中不少重重複複的地方,因為新銳福音派的面貌,其實都源自其內裡的精神。韋柏在書本結尾坦言,不知道新銳福音派會發展向何方,只是在這樣的世代,便興起這樣的福音派。

香港不一樣

香港近年才出現萬人教會,幾家數千人教會的運作模式也不完全類似美國的Mega Church。基本上,香港教會是傳統與務實的混合體,並沒有明顯的「意識形態」,重視「潮流」多於「文化」。

書中許多描述,放到香港未必適用,即青少年信徒也未必接受,像古老的泰澤詠歌,發展「男妓事工」,將老人、中年、青少共融一組等。或許香港基督徒的靈命,許多時偏重腦海裡,全球祈禱日出現示威,大家最先反應是批評不合一、懷孩子,而不是研究一下示威者在說什麼,為什麼竟採用這樣的方法。

撫心自問,我對教會的年青人有多了解呢?教會如何看待未來(例如20年後)的香港?或許97前的香港教會是幸福的,因為他們有明確的未來目標,回應97挑戰。今天的香港教會倒似「見步行步」,被動的回應社會。

不!其實不是的。有些年輕信徒,已利用無牆教會的形式,艱難地開展基層事工。正如外國的火星山、夢想中心(Dream Center 24小時教會)不入於OutReach的統計雷達,香港教會也未看到這些在艱難開拓的弱小「新銳福音派」吧?


延至閱讀:《曠野雜誌》胡志偉『期盼「新銳福音派」的興起

星期四, 1月 14, 2010

在今天怎樣叫人買百科全書呢? ─ 國際聖經百科全書 • 聖經中的巴勒斯坦

這書是漢語聖經協會「國際聖經百科全書」系列的第二冊,又是(香港)中國神學院延伸課程「聖經地理」的用書。02年初版,08年重印,全套系列已出版了20小冊。

「國際聖經百科全書」就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 (ISBE),有份量的研經參考書。據序言說,原書4大冊逾九千條目,保守估計中譯本超過六百萬字,因此他們想到用系列的方式出版,先將篇幅較長的條目(可能達十萬字)印行,聰明!算起來薄薄一冊賣HK$25,很像很便宜又易讀,實則書價和一般開度的圖書相比,可能更貴。

《聖經中的巴勒斯坦》一書便是原著中的巴勒斯坦條目中譯,單看的話有些亂,書中地圖亦很少。幸好正在「聖經地理」課,兩者結合則效果不俗。

書中一個重要啟發,便是南北國地理環境的差異。南國猶大困居中央山區,傾向保守。北國被兩河流域與尼羅河流域之間相連的大幹道穿過,趨向「國際化」。當然,這不能視為兩國分裂的經濟或地理緣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