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5月 24, 2005

咖啡傳奇


1994年,攝影師張耀出了本《打開咖啡館的門-歐陸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風雲》,接下來還有《咖啡地圖》和幾年後才出版的《叫 Cafe 的地方—世界咖啡屋全景》,完成了他的咖啡三部曲,開啟了「咖啡文化學」。

最記得他在《打開咖啡館的門》的序言中說,他在香港編這本書,但只有在台灣才能出版。

台灣確是中華文化的另類,喝咖啡隨時多過喝茶的,喝茶也愛加這樣那樣去,變得新奇。

2004年,台灣聯合文學重新出版《打開》(全新版)《地圖》(全新版)兩書,作十周紀念。

人間著書能夠至此,可以無憾了!

05年過年時到台灣,碰上國際書展,那時又出了兩本有關咖啡的書
《咖啡精神:咖啡和咖啡館的文化記憶》《咖啡時代: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》,兩本都印刷精美,但也昂貴。《精神》由台灣的果實出版,之前已看過他的《布爾喬亞》和翻過《悲劇帝國俄羅斯》,由於《精神》的內容較大路,我最後選了《時代》一書。


《咖啡時代》作者沈孟穎,學室內設計的,畢業論文寫到台北的咖啡館,後來就由論文擴展而成這本書。雖然書中也提到室內設計等,但文章卻由台灣日治時代談起,緊扣社會及文化脈絡,旁及女性角色變化等,更似一本人文著作。

由論文可以變成這麼一本有趣的書,這難道不是每一位象牙塔內煮字者的奢望嗎?

提起咖啡,好多年前已買了本《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》,98年出版,當時香港還未有星巴克吧?不過一直沒時間看,最近這類書多起來了,台灣便有人出了本《咖啡中的極品星巴克: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連鎖品牌經營策略》,StarBucks的公關John Simmons最近也寫了本《我姐姐是位咖啡師傅--STARBUCKS大品牌故事》,由香港三聯出版。


人怕出名豬怕壯,Starbucks起來,自然有人以他為目標,於是外國便有《咖啡夢:一家小店打敗Starbucks的傳奇故事》,中文譯本由台灣臉譜出版。令人意想不到是,此書原著《Beans: Four Principles for Running a Business in Good Times or Bad》 (原書名根本無提Starbucks的!)在Amazon的網上書評中,有位讀者便寫明是
Y. Lui (Hong Kong, China)。


更令我意想不到的,是最近去探朋友開設的簡體書店,竟見到有本《閱讀咖啡是一種幸福》,出版社叫農村讀物,那是一家SPR集團的咖啡連鎖店品牌,在大陸開了許多分店,但我懷疑其實來自台灣的「閱讀咖啡」,但翻台灣網站卻找不到這本書,中國實在走得太快了。

星期二, 5月 17, 2005

由這本書回想起那段手記


我不懂欣賞抽像畫,但我意外地喜歡這本書(黃俊郎著、華人版圖出版,簡體版江西美術)。
像是塗鴉,閒聊,但每一頁都是許多心情,城市中失敗的逐夢者放棄前的訃辭。
作者說:「這本書沒有要獻給誰,但送給買它的人。」我明白的。

是了,就是那種感覺,好像蔓延在小酒館裡的聲音(李茶著、生智出版),即混清吧的日子。



那一年,是98年吧?那本台灣中時出版的廣告人手記漫畫(莊永生著),既幽默、又哀愁,也曾經打動了我。
在一本已結業雜誌上的小東西,沒有成為大名氣,卻又觸動了許多的心房。
不是看網上的書評,恐怕我已忘記這樣的句子了:

「現實的狀態總叫人對遲遲無法完成的夢想,充滿期待,然而,歲月卻一刻也不能停留的向遠方流逝。……
想想即將步入三十的年華,是不是也在重重的浪漫記憶中,逐漸凋零……」

今天,我已步向四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