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2月 07, 2010

誰來了解80後的信徒和牧者?

Robert E. Webber(1933-2007),著名神學家、敬拜研究者,2002年出版The Younger Evangelicals: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World,就是這本2009年浸信會出版社的《新銳福音派:新世代教會模式蛻變》(王念慈譯)。

出版社取「Younger」和「新銳」實在聰明,避免了「Emerging」或「後現代」等富爭議性,容易挑起基要派神經的用字。「Younger」的意思,就是指30歲左右的信徒和教牧,等同香港的「80後」。單單想到,近70歲高齡的韋柏,竟然孜孜地去認識和了解新世代基督徒的思想(不是站在高處的批判),我便不期然感動起來。

三種教會

韋柏的分析框架是把美國教會分成傳統、務實和新銳三派,分別對應戰後、越戰和911世代,成長時受文字、廣播和Internet等不同社會因素影響。這大框架只在開首輕輕帶過,韋柏一再強調,許多務實福音派Mega Church十分成功,正在成長並繼續成長中。問題是,新世代年青信徒和牧者,他們追求的根本就不是這些!

然後韋柏探討/介紹/敘述這一類信徒的神學觀、教會觀以至歷史觀,從而看到新銳教會的轉變。舉例說重視祈禱、寧願分裂小組保持親密團體模式也不要巨型教會、要講故事而不是辯論、積極參與社會事務、重視以至重尋二千年教會傳統、偏好家的感覺勝過分齡團契....

書中每章結尾常附圖表,以簡化的形式方便讀者比對三種福音派的分別。其中引述的許多事例,例如敬拜模式等,像有敬拜隊背向信眾,全體全場敬拜都在仰望十架,給生於香港的我帶來許多衝擊。

美國的年青信徒和牧者

又書中引述不少火星山教會(Mars Hill Church)作例子,因屬少數上萬人的新銳教會(但按Outreach 100的統計則不在美國百大教會之列)。上Wikipedia一看,該教會牧師Mark Driscoll 1996年創立火星山教會時才僅25歲!

書中p.175-186,引述30歲的Tullian Tchividjian的《在文化萎靡中呼籲變革》,來作書中第三部分「新銳福音派實踐家」的引言。Tullian負責青少年與家庭事工,曾離家出走、游盪、吸毒達6年之久,後來才覺醒重新。只是看他的文章,相信香港許多教會內的年青信徒,甚至神學生也未必寫得出來!

我一面看一面想:「怎可能吸毒6年的30歲少壯派會有這樣富條理的思路和文筆呢?」美國教會以至社會積存的無形資產(Tullian是葛培理的外孫,書中Billy Graham一般從台譯為葛理翰),實在豐富。

細讀下去,會發現書中不少重重複複的地方,因為新銳福音派的面貌,其實都源自其內裡的精神。韋柏在書本結尾坦言,不知道新銳福音派會發展向何方,只是在這樣的世代,便興起這樣的福音派。

香港不一樣

香港近年才出現萬人教會,幾家數千人教會的運作模式也不完全類似美國的Mega Church。基本上,香港教會是傳統與務實的混合體,並沒有明顯的「意識形態」,重視「潮流」多於「文化」。

書中許多描述,放到香港未必適用,即青少年信徒也未必接受,像古老的泰澤詠歌,發展「男妓事工」,將老人、中年、青少共融一組等。或許香港基督徒的靈命,許多時偏重腦海裡,全球祈禱日出現示威,大家最先反應是批評不合一、懷孩子,而不是研究一下示威者在說什麼,為什麼竟採用這樣的方法。

撫心自問,我對教會的年青人有多了解呢?教會如何看待未來(例如20年後)的香港?或許97前的香港教會是幸福的,因為他們有明確的未來目標,回應97挑戰。今天的香港教會倒似「見步行步」,被動的回應社會。

不!其實不是的。有些年輕信徒,已利用無牆教會的形式,艱難地開展基層事工。正如外國的火星山、夢想中心(Dream Center 24小時教會)不入於OutReach的統計雷達,香港教會也未看到這些在艱難開拓的弱小「新銳福音派」吧?


延至閱讀:《曠野雜誌》胡志偉『期盼「新銳福音派」的興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