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1月 27, 2007

上帝的選擇

在物理把宇宙的創生化約成一道方程式之後,是否還有上帝的地位?我問我的一位同僚這個問題。他在宇宙創生這問題上做過很重要的計算,也是上帝虔誠的信徒。他回答說,雖然物理可以描述被創生的是什麼,創世這事仍然不在物理範疇內。我接著說,可是你的方程式並沒有留給上帝任何的自由,他的回答是:「這是衪自己的選擇。」

Alan Lightman著、丘宏義譯
《時間旅行和老爸喬的菸斗》(Dance For Two)
p.183 「宇宙起源」

Alan Lightman說是童方元譯那本《愛因斯坦之夢》的原作者

平凡

在一個不為人注意的角落,做著一件無足為奇的事情,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寫照嗎?這不是生命的缺憾,反而是更真實、更恆久的生活。

孫秀惠《跌倒在旅行地圖上》
p.144 「柏格蒙的小男孩」

星期三, 1月 24, 2007

香港書店巡禮

要不是清理書架掉舊書,還不知道自已98年已看過這本《香港書店巡禮》。徐振邦、方禮年、翁文英合著,原以星島上的專欄內容為主,97年出版,已有修訂再版。藝術發展局資助,獲益出版。

為什麼看過會全無印象呢?這類書近來台灣不是頗流行嗎?

因為內文太過流水帳了。是因為香港書店沒有什麼特色可言嗎?也不是,像中頁介給藝術書店3章,我便有點印象,較有特色,但仍是乾巴巴的。

我猜是因為香港報業的生態吧?說是為讀者服務,強調工具性,要作者一看便如指南知所當知,於是便流於羅列各種fact。文章不是這樣寫的,就算你不想這樣辦,上頭還是要你這樣改,結集起來時便不耐讀了。

這便是香港文化貧瘠之處。

星期六, 1月 20, 2007

閱讀的意外

2000年買下《推開文學家的門》(成寒著‧天培出版),沒有太大期望,已看過不少這裡逛書店、咖啡店的書,又是我不熟悉的英國文學,拖到今天才拿出來看,準備清理。

不過看了一半,已發覺比那些逛書店的書都要好,捨不得棄掉。因為除了介紹,文中還加入了作者的個人,資料之外,更加有血有肉,有人生的感嘆。

上網一查,原來04年已出了第二冊《方塔迴旋梯》,由中時出版。第一冊也出了簡體版,作者還有他的Blog。

成寒的Blog
中時網站介紹

最令我意外的,還不是這些,而是一段巧合。

之前剛看了《帶著電腦去歐洲旅行》,一個台灣年輕人,97年到德國短期修德文,順道四出去闖。內容不在各地的風光,而是看他怎樣的沒章法。在書中他一再引述:「林中有兩條路,他選了較少人行的,從此世界便變得不一樣。」

看完《電腦》之後接著看這本《門》,竟見到這段說話的出處!出自甘迺迪總統就職禮上朗誦的詩人Robert Frost的A Road Not Taken。實在太巧了,實在太妙了!

大陸的咖啡

陳丹燕,原本是上海的兒童圖書編輯,寫過《上海的金枝玉葉》、《上海的風花雪月》等老上海作品,台灣爾雅出品。

這本《咖啡苦不苦》,是一套五冊歐遊雜憶,另外四本是《今晚去哪裡?》、《被神的手指點過》、《哪顆星墜落了》以及《十字架的重》,由雲南人民出版2001年出版,0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有再版,在台灣則由天培出繁體版,02年出版時用原名《咖啡苦不苦》,05年再版時再名《流連歐洲咖啡館》,更加貼題亦更合marketing,但就少了點文學。

我01年買了《咖啡》和《今晚》兩冊,最近才清理藏書才拿出來匆匆地看,因是圖冊,內容很少,看得很快。《今晚》未看完已知可以掉棄,《咖啡》卻令我有另一番感受,適相片,陳丹燕完全無法和台灣類似的著作相比,像張立的咖啡三部曲。但論文學內容,論學養,陳在書中是流露最多,因此她所看的,已不僅是每一家咖啡館的陳設或歷史了。

內地作品和港台作品的差別,或許就在這裡。

星期六, 1月 13, 2007

台灣出版小巨人

真正的文學在寫盡天下蒼生,
寫盡苦難大眾的眾生相,
寫盡他們的希望和眼淚,
以及眼淚背後不屈服的死靈魂。

《嗨!再來一杯天國的咖啡 ─ 沈登恩紀念文集》
p.42 「台灣文學躍上國際文壇」 沈登恩 (餘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