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月 09, 2009

知識型基督徒的探索

《信仰與法律》是戴耀廷2007年出的書,主要是在《時代論壇》及其他報刊上的文章結集,雖經編輯分類,但不能強求有多少嚴謹結構。

2007年股市暢旺,有人同時將匯豐葛林的舊作翻譯出版,取名《天國與財利》,十分暢銷,轉眼三版。同期巧合發現,台灣學園早於05年便將Intel CTO Pat Gelsinger的見證《平衡你的家庭、信仰和工作》出版,加上這本《信仰與法律》。一時間,對這類「專業基督徒」書很有興趣。只是最終沒有行動,連《天國與財利》也拖了許久才看,直到08年底有一月一基督教圖書的心願,才把《信仰與法律》看完。

正如書本副題「基督徒在多元社會的公共角色」,書中文章羅列了戴對專業知識與宗教信仰的反思。可能受每篇文章長度所限,個人認為沒有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銳見。只是由於專業素養關係,戴作分類時往往十分細緻,和我粗枝大葉的性格很不同。較容易掌握的幾篇,都是就早幾年社會關注的問題,特別是對同性戀非刑事化爭論所作的分析。戴很注意中立客觀的角度,細細道來,讓大家更容易了解問題的糾葛。當然,對一般基督徒來說,或許會誤會他立場未夠鮮明吧?

我最深印象的是《知識型信徒的困局與出路》一文,印象中在《時代論壇》刊載時已曾拜讀過。或許在這一輩知識型信徒的成長年代,面對許多西方宣教士,他們的見識普遍相對當年的香港青年人豐富。到這一批人成長起來,成為專業人士,卻發現今天的香港教會普遍變得「反智」,或愛偽裝重視知識和學問,實則只愛挑支持自己立場的,不懂又要裝懂,扮權威,便不期然感到失望。

我並非專業人士也不是知識型基督徒,認為行動與思辨一樣重要。但對當今教會內知識型基督徒的孤立與被誤解,實在感到叫屈。知識型基督徒除了會計、醫療、法律等專業外,對教會還可以作許多「專業功能」之外的見證。假如在教會內也不能互為肢體互相補足,基督徒還算什麼基督追隨者呢?

當然,凡事不能強求。記得幾年前訪問一IT人,他說經營軟件公司,管理「知識工作者」,和管理工人、文員、公務員、會計不同。對這些知識工作者的管理,和東方人習慣的做廠起樓一套不一樣。所以東方人搞軟件公司,少有成功的。既然連企業界也不懂得如何對待「知識工作者」(想想也是,電影、流行音樂、漫畫等行業在各地都是非一般行業),香港教會不懂得怎樣牧養知識型基督徒,也就情有可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