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10月 18, 2010

缺與不缺

不用理會《永遠不缺》宣傳文字中提及的那些神蹟!不是要否定那些神蹟,然而要了解神蹟的意義,一定要結合事發情景才能掌握全貌。

Rolland & Heidi Baker夫婦一生在窮人中間佈道,曾在香港向公園老太太和後巷癮君子傳福音。後來受感動,跑到英國一面讀系統神學博士,一面到街上搞流浪漢教會。讀完書後,便到非洲東岸與馬達加斯加隔海相對,緊靠南非的莫三比克(Mozambique)辦孤兒院。後來經歷極大復興,植堂數百、數千,擴及鄰國,以至發生許多神蹟異事。書的大要便是如此,但單這樣完全道不出書的精神。

你真的想經歷五餅二魚嗎?

例如Heidi Baker經歷的一項神蹟,今天已很少人提及,就是五餅二魚,並非意外的幫助,而是真的食物變多。不過,假如你看書中內容,知道當時的情景,你恐怕沒勇氣去經歷神蹟發生前的考驗 ... 連她的小女兒也沒有食物!

最妙是後來在網上查資料,才發現書中描述的困難情景,竟然還是寫少了,不是誇張了。書中主要提當地政府忽然取消和他們合作,趕他們離開原有的地方。事實上,在差不多時候,他們還面對兩大嚴峻挑戰!單單發生任何一項已經足以令人放棄。此外,在這三大挑戰接踵而來前,Heidi Baker剛在外國參加特會,有很深的經歷,感到神要讓他們在莫三比克幹一翻大事。結果回去後,衝著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大挑戰。

要知道,首次經歷五餅二魚神蹟前,他們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會有這樣的神蹟發生在眼前,可以親身經歷!

或許,沒有外顯的聖靈恩賜,是神憐憫我們。

後來,他們在莫三比克還有爆炸性的大發展,植堂(30人一家教會)數以千計。不過在這之前,Heidi Baker先被「聖靈擊倒」,在外國的聚會中癱了一星期,別人還以為她忽然殘廢了。她曾來香港分享,太太去聽,據說那時她連上廁所也不能,只能不斷忍,忍到身邊的人醒覺要扶她到洗手間去,才能解脫。在這被完全「掏空」後,他們才經歷由4家教會急劇爆發上百上千的增長。

單純的信心

書中間有一大段談莫三比克2000年水災後,他們飛到各處救災,以及到各地佈道的經歷。個人無法投入,感受大悶場,對所述的復興也十分疑惑(當然最好是真的,阿門)。不過,作者有一節深得我心 ....

話說他們在首都開了聖經學校,培訓當地牧師,四出植堂。有次飛到偏遠地方佈道會,問從四處而來的牧師,最擔心什麼?那些他倆曾經訓練的牧師說,他們最擔心在參加特會的過程中,留在家中的兒女餓死了。這樣的信心,實非身處香港的我所能理解。

Rolland & Heidi Baker還有做街童、童妓等事工,或許受其中一位當地牧師啟發,他們發起每位牧者收養1-10名孤兒,自己也身先士卒。此外,他們名下的牧者,還傳出多次成功令死人復活,至於病得醫治更不用說,由霍亂、愛滋到瞎眼重光,可說「要幾誇有幾誇」。

若你能看見

書的結尾用瞎子看見的經歷作結,很有趣。因為細讀下來,第一你可清楚感到作者其實說明她沒有讓人瞎眼看見的能力,不是她祈禱便成,只是偶然有幸恭奉其盛。有時候,甚至沒想過要對方看見,為對方祈禱得憐憫,或趕走身上的詛咒,對方竟就能看見了。以至祈禱無效,紐約來的醫生幫忙施手術,小病人依然無法看見,但她感到,那小孩已經看見耶穌的愛,知道世上有人愛她。最後點睛一筆,作者認為沒有睜開雙眼的,或許是西方(包括東方)富裕的教會。

想不到,書的後記和感言同樣精彩。全書甚少談到細務、財政。後記更交待其實他們也經常焦頭爛額,至今不知如何維繫這一大攤子。感言則是翻譯的緣起,同樣看得津津有味。此外,前序中曾提及,有台灣醫生信徒夫婦往訪,親歷另一次五餅二魚的神蹟。不得了!兩位醫生回台灣後立即請假,跑到莫三比克和他們共事了幾個月。

一面看書時,我又想起當年看潘卓靈的《追龍》,寫她孑然一人來港,到以前九龍城寨幫助吸毒者的經歷。不禁思想,神啊,你要藉這本書告訴孩子什麼嗎?

後記

莫三鼻克也有垃圾山,同樣有人拾荒維生,而Rolland & Heidi Baker竟可以就在垃圾山上和人們一起敬拜,跪下祈禱。回想以前到訪柬埔寨金邊垃圾山的情景,到後期山上的情況已有改善,但我從來沒想過就在那兒舉手敬拜!

又在網上查看其他資料時,發現原來Heidi Baker在港服侍時,她的小女兒曾被癮君子污辱。她一直不曾分享,許多許多年後,女兒也結婚了,才偶然在聖靈感動下說出來。女兒事後有很大心理陰影,無法安睡。到她去英國讀書時,有次過港,竟聽到耶穌呼召她去找那位傷害她女兒的人。她實在做不出來,與神爭辯。最後找著了,根本無法說什麼高言大志,只求對方為她祈禱,讓她有更大的愛心,像耶穌那樣寬恕傷害他的人。那時她女兒留在英國,結果那次尋訪接受代禱後,女兒又可以安睡了。

幸好,我沒有任何外顯的聖靈恩賜。


*  Rolland & Heidi Baker在莫三鼻克的彩虹事工
* 《永遠不缺》已是舊作,兩人後來還寫了幾本,單中譯本便再有《因為愛,我在這裡!》《垃圾堆上的神蹟》。尚未看,但書能一本接一本的出,應有一定實力。不過始終是「靈恩派」,很難在香港被傳統教會人大力宣傳推廣。
* 看書期間,在東非肯亞(索馬里南面)宣教的鄧偉靈牧師剛巧來教會證道。向他查問,表示未聽聞Heidi Baker等事蹟。不過據他說,在非洲要成千上萬人決志信主不難,植堂數百數千也不是沒可能,在鄉村建立簡陋的教會,鄉民也願意來聚集,但要非洲信主者生命改變,卻是另一回事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