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用理會《永遠不缺》宣傳文字中提及的那些神蹟!不是要否定那些神蹟,然而要了解神蹟的意義,一定要結合事發情景才能掌握全貌。
Rolland & Heidi Baker夫婦一生在窮人中間佈道,曾在香港向公園老太太和後巷癮君子傳福音。後來受感動,跑到英國一面讀系統神學博士,一面到街上搞流浪漢教會。讀完書後,便到非洲東岸與馬達加斯加隔海相對,緊靠南非的莫三比克(Mozambique)辦孤兒院。後來經歷極大復興,植堂數百、數千,擴及鄰國,以至發生許多神蹟異事。書的大要便是如此,但單這樣完全道不出書的精神。
你真的想經歷五餅二魚嗎?
例如Heidi Baker經歷的一項神蹟,今天已很少人提及,就是五餅二魚,並非意外的幫助,而是真的食物變多。不過,假如你看書中內容,知道當時的情景,你恐怕沒勇氣去經歷神蹟發生前的考驗 ... 連她的小女兒也沒有食物!
最妙是後來在網上查資料,才發現書中描述的困難情景,竟然還是寫少了,不是誇張了。書中主要提當地政府忽然取消和他們合作,趕他們離開原有的地方。事實上,在差不多時候,他們還面對兩大嚴峻挑戰!單單發生任何一項已經足以令人放棄。此外,在這三大挑戰接踵而來前,Heidi Baker剛在外國參加特會,有很深的經歷,感到神要讓他們在莫三比克幹一翻大事。結果回去後,衝著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大挑戰。
要知道,首次經歷五餅二魚神蹟前,他們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會有這樣的神蹟發生在眼前,可以親身經歷!
或許,沒有外顯的聖靈恩賜,是神憐憫我們。
後來,他們在莫三比克還有爆炸性的大發展,植堂(30人一家教會)數以千計。不過在這之前,Heidi Baker先被「聖靈擊倒」,在外國的聚會中癱了一星期,別人還以為她忽然殘廢了。她曾來香港分享,太太去聽,據說那時她連上廁所也不能,只能不斷忍,忍到身邊的人醒覺要扶她到洗手間去,才能解脫。在這被完全「掏空」後,他們才經歷由4家教會急劇爆發上百上千的增長。
單純的信心
書中間有一大段談莫三比克2000年水災後,他們飛到各處救災,以及到各地佈道的經歷。個人無法投入,感受大悶場,對所述的復興也十分疑惑(當然最好是真的,阿門)。不過,作者有一節深得我心 ....
話說他們在首都開了聖經學校,培訓當地牧師,四出植堂。有次飛到偏遠地方佈道會,問從四處而來的牧師,最擔心什麼?那些他倆曾經訓練的牧師說,他們最擔心在參加特會的過程中,留在家中的兒女餓死了。這樣的信心,實非身處香港的我所能理解。
Rolland & Heidi Baker還有做街童、童妓等事工,或許受其中一位當地牧師啟發,他們發起每位牧者收養1-10名孤兒,自己也身先士卒。此外,他們名下的牧者,還傳出多次成功令死人復活,至於病得醫治更不用說,由霍亂、愛滋到瞎眼重光,可說「要幾誇有幾誇」。
若你能看見
書的結尾用瞎子看見的經歷作結,很有趣。因為細讀下來,第一你可清楚感到作者其實說明她沒有讓人瞎眼看見的能力,不是她祈禱便成,只是偶然有幸恭奉其盛。有時候,甚至沒想過要對方看見,為對方祈禱得憐憫,或趕走身上的詛咒,對方竟就能看見了。以至祈禱無效,紐約來的醫生幫忙施手術,小病人依然無法看見,但她感到,那小孩已經看見耶穌的愛,知道世上有人愛她。最後點睛一筆,作者認為沒有睜開雙眼的,或許是西方(包括東方)富裕的教會。
想不到,書的後記和感言同樣精彩。全書甚少談到細務、財政。後記更交待其實他們也經常焦頭爛額,至今不知如何維繫這一大攤子。感言則是翻譯的緣起,同樣看得津津有味。此外,前序中曾提及,有台灣醫生信徒夫婦往訪,親歷另一次五餅二魚的神蹟。不得了!兩位醫生回台灣後立即請假,跑到莫三比克和他們共事了幾個月。
一面看書時,我又想起當年看潘卓靈的《追龍》,寫她孑然一人來港,到以前九龍城寨幫助吸毒者的經歷。不禁思想,神啊,你要藉這本書告訴孩子什麼嗎?
後記
莫三鼻克也有垃圾山,同樣有人拾荒維生,而Rolland & Heidi Baker竟可以就在垃圾山上和人們一起敬拜,跪下祈禱。回想以前到訪柬埔寨金邊垃圾山的情景,到後期山上的情況已有改善,但我從來沒想過就在那兒舉手敬拜!
又在網上查看其他資料時,發現原來Heidi Baker在港服侍時,她的小女兒曾被癮君子污辱。她一直不曾分享,許多許多年後,女兒也結婚了,才偶然在聖靈感動下說出來。女兒事後有很大心理陰影,無法安睡。到她去英國讀書時,有次過港,竟聽到耶穌呼召她去找那位傷害她女兒的人。她實在做不出來,與神爭辯。最後找著了,根本無法說什麼高言大志,只求對方為她祈禱,讓她有更大的愛心,像耶穌那樣寬恕傷害他的人。那時她女兒留在英國,結果那次尋訪接受代禱後,女兒又可以安睡了。
幸好,我沒有任何外顯的聖靈恩賜。
* Rolland & Heidi Baker在莫三鼻克的彩虹事工
* 《永遠不缺》已是舊作,兩人後來還寫了幾本,單中譯本便再有《因為愛,我在這裡!》和《垃圾堆上的神蹟》。尚未看,但書能一本接一本的出,應有一定實力。不過始終是「靈恩派」,很難在香港被傳統教會人大力宣傳推廣。
* 看書期間,在東非肯亞(索馬里南面)宣教的鄧偉靈牧師剛巧來教會證道。向他查問,表示未聽聞Heidi Baker等事蹟。不過據他說,在非洲要成千上萬人決志信主不難,植堂數百數千也不是沒可能,在鄉村建立簡陋的教會,鄉民也願意來聚集,但要非洲信主者生命改變,卻是另一回事了。
星期一, 10月 18, 2010
星期一, 10月 04, 2010
沒有100%的基督徒
08年12月,陳喜謙牧師的《為何教會不像樣 ─ 論「教會觀貧乏症」的成因與解藥》出版,初版售罄,09年重印。受這啟發,馬保羅牧師今年寫了本《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:一位資深牧者的真情剖白》。香港教會終於願意把問題「攤開來講」。然而,他們究竟提供了什麼「答案」呢?
陳牧的《不像樣》內容其實有點雜亂,始終寫作過程中他曾經中風,大大影響了書藉的進度。書中就像福音機構、神學教育、教牧倫理、金錢管理、選執按牧、門徒訓練、宣教等討論,每樣談一點,有點泛泛。最詳細是按牧,談他們教會(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)的經驗,連唱什麼歌都說明,又太過仔細。大道理是返回聖經沒錯,但現實狀況那條線應該如何畫?書中其實沒有什麼簡明可依循的指引。
馬牧的《有限公司》篇幅同樣短小,內容就是談教會大道理與堂會在現世實為有限公司的矛盾,牧者當出入穿梭其間。像他在其中一處質疑:「假如我們眾堂會的大老闆耶穌基督要求我們變賣所有物業資產,分給窮人,然後孑然一身跟隨他,我們當中有哪一間堂會的牧者和長執會願意聽命?」(p.74)
聽起來一針見血,很理直氣壯。想深一層?馬牧的教會又會嗎?又或換個角度,假如真確定耶穌顯現,其他教會又不會嗎?其實馬牧最常提到的,是聖徒相通,過合乎聖經教導的門徒生活,這樣太過強調,發展下去僅會把堂會「俱樂部化」。
村上春樹在《遇見100%的女孩》有一段,提到那對100%情侶分開後,遇病失憶,康復後重新生活,「也經歷了75%的戀愛,或85%的戀愛。」我想,或許問題正出在這裡!
教會觀要講不難,看保羅書信已能舉一反四。問題是,世上根本沒有100%的基督徒和靈命完全成熟的教會,有的話也不用那位牧師來牧會了!
向經濟學偷師,假如有一家堂會,所有信徒的靈命是0分,另一家所有人是100分。信徒成長,0分堂會的信徒,開始會有些人成熟起來。相反,100分堂會擴展,新加入者不會一下子靈命100分。換言之,最終堂會總有些人較成熟,有些人較冷淡,現實教會就是有缺陷的教會、不完美的教會。
這樣就,並非我們不要應當追求更理想、更切合聖經教導的堂會和教會生活。僅想強調,在現實世界牧會,就是要面對這樣不如意的情況。期望教會人人有無誤的教會觀,未免太天真。
想到這裡,我便記起《簡約教會》中提到的大原則,教會就像一個流程,不斷吸納新人(佈道傳福音),又不斷培育門徒(凡主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)。總不會人人起來事奉,但健康的教會,願意起來積極參與的應與會友人數成正比增長。
話說回來,能把問題放在陽光下曬一曬,總算走對路了。
陳牧的《不像樣》內容其實有點雜亂,始終寫作過程中他曾經中風,大大影響了書藉的進度。書中就像福音機構、神學教育、教牧倫理、金錢管理、選執按牧、門徒訓練、宣教等討論,每樣談一點,有點泛泛。最詳細是按牧,談他們教會(香港西區潮語浸信會)的經驗,連唱什麼歌都說明,又太過仔細。大道理是返回聖經沒錯,但現實狀況那條線應該如何畫?書中其實沒有什麼簡明可依循的指引。
馬牧的《有限公司》篇幅同樣短小,內容就是談教會大道理與堂會在現世實為有限公司的矛盾,牧者當出入穿梭其間。像他在其中一處質疑:「假如我們眾堂會的大老闆耶穌基督要求我們變賣所有物業資產,分給窮人,然後孑然一身跟隨他,我們當中有哪一間堂會的牧者和長執會願意聽命?」(p.74)
聽起來一針見血,很理直氣壯。想深一層?馬牧的教會又會嗎?又或換個角度,假如真確定耶穌顯現,其他教會又不會嗎?其實馬牧最常提到的,是聖徒相通,過合乎聖經教導的門徒生活,這樣太過強調,發展下去僅會把堂會「俱樂部化」。
村上春樹在《遇見100%的女孩》有一段,提到那對100%情侶分開後,遇病失憶,康復後重新生活,「也經歷了75%的戀愛,或85%的戀愛。」我想,或許問題正出在這裡!
教會觀要講不難,看保羅書信已能舉一反四。問題是,世上根本沒有100%的基督徒和靈命完全成熟的教會,有的話也不用那位牧師來牧會了!
向經濟學偷師,假如有一家堂會,所有信徒的靈命是0分,另一家所有人是100分。信徒成長,0分堂會的信徒,開始會有些人成熟起來。相反,100分堂會擴展,新加入者不會一下子靈命100分。換言之,最終堂會總有些人較成熟,有些人較冷淡,現實教會就是有缺陷的教會、不完美的教會。
這樣就,並非我們不要應當追求更理想、更切合聖經教導的堂會和教會生活。僅想強調,在現實世界牧會,就是要面對這樣不如意的情況。期望教會人人有無誤的教會觀,未免太天真。
想到這裡,我便記起《簡約教會》中提到的大原則,教會就像一個流程,不斷吸納新人(佈道傳福音),又不斷培育門徒(凡主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)。總不會人人起來事奉,但健康的教會,願意起來積極參與的應與會友人數成正比增長。
話說回來,能把問題放在陽光下曬一曬,總算走對路了。
《名偵探的守則》的大背景
東野圭吾的《名偵探的守則》,就是把各種本格派(重視邏輯)推理小說常見橋段拿來諷刺一下,密室殺人、死亡密碼、碎屍、無頭屍、童謠謀殺到旁白者/主角即凶手等,都拿來「演練」一下。還夾雜一篇偵探小說改編電視劇俗套。
好看嗎?看你對本格推理的認識/熟習/熱衷程度。年輕人應該較感興趣吧?
我有興趣的,倒是這書出現的大背景。
今天香港仍有許多「刑事偵緝」類電視劇,美國就更多了,我們在香港也可以不斷看到「神探阿蒙」,還有各種電影、小說素材等,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的作品呢?
香港地方太小不用說。拿美國比,解謎式的電影、電視劇多的是,然而很明顯早脫離了本格派的作風,加入社會派或心理描寫等,又或融入魔幻、科幻。像七宗罪,也算是童謠謀殺案之一吧?但和作者所想諷刺的,其實已很不一樣。
換言之,只有停留在本格派的世界,這樣的書才有市場,才有出版的可能。這,就是日本!是的,不論金田一一還是柯南,我們仍可以不斷看到如此重複又重複的橋段(例如孤立空間),而非像美國電視劇那種辦案實錄的形式。不知何故,日本本格推理就是這樣停滯下來(當然不斷有時代背景的變化),重複又重複,市場又能接納/忍受。是日本文化的封閉性?日語的障礙?還是其他原因呢?類似情況在日本動畫上更常見,不過美國漫畫也不見得優勝多少,有幾多與時並進的創新。
想想在香港先透過電視劇「神探伽利略」認識東野,首集用激光殺人,重點不在技術,而是經過實驗,發現犯人是蓄意的,經多次試驗才能成功殺人。這一點兼顧作案實況,不就是1984年高安兄弟《血迷宮》(Simple Blood)那種嗎(東野還差多了!)?早算不上什麼新東西。
書的結尾以「這樣,本格推理小就得救了。」作結,日本令人感興趣之處,是有人發現問題,嘗試努力改變。因此,我想日本的本格派仍是有希望的。
延伸閱讀:劇情函數庫
好看嗎?看你對本格推理的認識/熟習/熱衷程度。年輕人應該較感興趣吧?
我有興趣的,倒是這書出現的大背景。
今天香港仍有許多「刑事偵緝」類電視劇,美國就更多了,我們在香港也可以不斷看到「神探阿蒙」,還有各種電影、小說素材等,為什麼沒有出現類似的作品呢?
香港地方太小不用說。拿美國比,解謎式的電影、電視劇多的是,然而很明顯早脫離了本格派的作風,加入社會派或心理描寫等,又或融入魔幻、科幻。像七宗罪,也算是童謠謀殺案之一吧?但和作者所想諷刺的,其實已很不一樣。
換言之,只有停留在本格派的世界,這樣的書才有市場,才有出版的可能。這,就是日本!是的,不論金田一一還是柯南,我們仍可以不斷看到如此重複又重複的橋段(例如孤立空間),而非像美國電視劇那種辦案實錄的形式。不知何故,日本本格推理就是這樣停滯下來(當然不斷有時代背景的變化),重複又重複,市場又能接納/忍受。是日本文化的封閉性?日語的障礙?還是其他原因呢?類似情況在日本動畫上更常見,不過美國漫畫也不見得優勝多少,有幾多與時並進的創新。
想想在香港先透過電視劇「神探伽利略」認識東野,首集用激光殺人,重點不在技術,而是經過實驗,發現犯人是蓄意的,經多次試驗才能成功殺人。這一點兼顧作案實況,不就是1984年高安兄弟《血迷宮》(Simple Blood)那種嗎(東野還差多了!)?早算不上什麼新東西。
書的結尾以「這樣,本格推理小就得救了。」作結,日本令人感興趣之處,是有人發現問題,嘗試努力改變。因此,我想日本的本格派仍是有希望的。
延伸閱讀:劇情函數庫
訂閱:
文章 (Atom)